


















用部落格環遊世界到歐洲 巴黎
塞納河
到法國不能不去巴黎,遊巴黎不能不走巴黎的橋。橋,是巴黎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線,也是這座城市真正的歷史見證人。
巴黎共有35座橋,其中3座已被列為歷史古跡。這些橋或石壘,或鋼制,或簡約,或豪華。在經歷了無數次的洪水、火災和戰爭之後,今天,它們依然屹立在塞納河上。
* 蘇利橋(Pont Sully),橋以島的一個岬角為中心,往北、南分別跨越塞納河。北向的分支較短,是單拱橋,南向的分支較長,是三拱橋,它們將亨利四世大街和聖-日爾曼大街連接起來。兩段橋的會合處,即島的岬角有個小廣場,是一個花園的遺址,緊鄰毀於1840年的壯麗輝煌的布列東威列爾。
*瑪利橋、橋呈驢背形,橋墩附近飾有壁龕,1658年的一次河流驟漲沖毀了橋拱,而以木樁支撐的橋墩卻巍然屹立至今。
*都爾奈勒橋(Pont de la Tournelle),橋上的巴黎保護神——聖-熱那維埃夫雕像,是蘭登斯基1928年的作品。
*小橋(Petit -Pont) ble)。叫小橋這名兒真是再恰當不過了,因為它是這個都市最短小的橋之一。方便地往來於兩岸,同時,又不能妨礙行人,於是規定橋寬的三分之一供行人行走,禁行的橋寬恰恰是它的兩倍,橋名由此而來。
*新橋,它是這個城市第一座現代橋樑,此橋的工程始於1578年亨利三世時代,於1603年建成,亨利四世主持了落成儀式。它是5位建築師的共同成果,其設計和裝潢堪稱一流:橋的寬度為28米(為那個時代所罕見),由12個橋拱組成,橋拱飾有三百多形狀各異的面具。被人們稱為“聖瑪利丹”的水泵就安置於第二個橋拱,塞納河水通過它供給羅浮宮和周圍地區,附近一些大商場也由此得名。此後整整兩個世紀,新橋成為各種娛樂和商業活動的中心:街頭藝人、拔牙人、自編自唱者、舊書商、流動攤販從四面趕來,這兒是愛熱鬧、好閒逛的人們最好的去處,也一直是觸發藝術靈感的場所,經常有畫家將作品拿到這裏展示。
*藝術橋(Pont des Arts)。從這裏可看到巴黎市中心最美的景色。1804年,拿破崙決定修建此橋,這是法國第一座金屬建築物,建成伊始便是專供行人通行的步行橋。長期以來,這座裝點著小灌木、鮮花和長凳的橋對行人來講是一座真正的空中花園,同時也吸引著那些想使其成為不朽景觀的藝術家們前來創作。
*皇家橋(Pont-Royal)呈誇張的驢背狀,與新橋和瑪利橋一起,是巴黎歷史最悠久的3座橋。1685年和1698年間由伽伯裏艾爾和蒙薩爾建成,全部由路易十三出資建造,皇家橋由此得名。
協和橋(Pont de la Concorde),此橋和與它同名的廣場一樣,都承載著一段歷史。它由工程師貝豪奈設計,建於1791年,一部分築橋石料來自巴士底獄,使得“人民可以繼續藐視舊城堡”,行人可以看到橋兩頭協和廣場和波旁王宮的美麗景色。
*亞利山大三世橋(Pont AlexandreⅢ)具有20世紀初的優雅風格。它于1900年落成,全長107米的橋身由一個橋拱組成,橋身較低是為了不影響香榭麗舍和榮軍院的視野。橋的每一個入口都豎著高高的角柱,柱上是鍍銅騎士群雕像;橋身是一群水生動植物圖案與一組花環圖案;橋上,做工精緻的金屬路燈在夜間更添魅力。
*伊納橋(Pont d'Iena),取此橋名是為紀念1806年普法戰爭的勝利。橋上的裝飾主要是雕刻家巴厘耶的一組鷹雕像和四組騎兵群雕像。伊納橋位居夏樂宮和艾菲爾鐵塔所在的三月廣場之間,氣勢雄偉。
塞納河上的橋作為巴黎密不可分的一部分,是人們遊覽的絕佳地點。在徜徉中觀賞塞納河四周的各種景致,你會沉緬於對巴黎歷史的幻想之中,因為巴黎的歷史就刻在橋上,刻在與橋相連的堤岸上。而從塞納河上觀橋與漫步橋上則有異曲同工之妙:遊客們乘坐各種船隻沿塞納河漂遊,就好像身處在歷史的河流之中,它會幫助你更多地揭開這些橋樑建築物的奧秘,讓你的旅行帶上一層更加浪漫的色彩。
http://longtalk1.wanguk.com/tour_place_info.php3?id=6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巴黎的夜晚
跟白天很不同
更有股浪漫的氣份
嚕咪家離塞納河不遠
散步成為夜晚重要的活動
這天
還加入嚕咪愛睡覺室友
硬是拖她一起出門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我們走很遠
從羅浮宮
走到聖母院
在河邊散步
很浪漫~
每隔幾步就可以看到情侶纏在一起
夜景很美..很催情
每次不由自主的讚嘆美景
轉頭想要說"好美呦~~~"
一看發現身邊的朋友
也用亮晶晶的眼睛
看著我..一副也要說"好美喔~~~"的樣子
我的話就縮住
心裡滴咕”奇怪?!我幹麻不跟男人來…身邊只有一群女人..浪費!!.”
下次請提醒我
巴黎是跟男人去的地方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在河邊
大家很愛玩一個遊戲
就是跟觀光船上面的人打招呼
在岸邊跳來跳去
船上的人也興奮
還蠻妙的
幾乎每船都會有一半以上的人
也跟我們打招呼
HIGH的勒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路上還吃了特製可麗餅
滿滿巧克力醬加起士
好吃..可是會牽絲
大家吃得亂七八糟
滿臉都是
嚕咪說拍起來很色…噗~
像那種怪怪的AV..噗~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路上還是碰到討人厭的人
在藝術橋上
一直捉弄我們
硬是再你拍照的地方插一腳
整個很礙眼
不開心
大概我們命不好
一直碰到怪人
回來後
我們討論
為什麼很多女孩
到了巴黎
就覺得好浪漫
好多人搭訕
大概是..
1.語言不通..(因為嚕咪法文溜..聽得懂其實人家跟你說話..是用輕浮的方式)
其他遊客不一定知道,法國人英文不太好..講起話來..攻擊性就沒有用法文大
2.我們是一群東方女孩..他們本來就愛欺負..尤其是沒禮貌的年輕小夥子
3.在國內..難得享受被搭訕..所以覺得著個經驗難得
4.每個人自我保護的警戒不同..我們大概太敏感..太保護自己..所以草木皆兵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巴黎街上
很多在賣可麗餅的小攤
回來
我查了一些可麗餅的資料:
可麗餅在歐洲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
發源地是法國西北部有名的城市布列塔尼(Brittany)
這道原本單調的平民料理經過代代注入的巧思與傳承繁衍至今
可麗餅不但有各式各樣的口味
而且以多采多姿的樣貌呈現在世人眼前
經過百年的不斷演變
現在的法國人把每年的2月2日定為"可麗餅日”
傳說在那一天一隻手握住硬幣,另一隻手握著可麗餅的話
那一年便是一個“吉祥年”。
近年來,可麗餅流入日本
經過配料的不斷改進再配以高科技的仿真模型
迅速風靡日本席捲東南亞
目前,這種集造型藝術及休閒美食於一體、好吃又好看的特色風味小吃
甫一落地便以獨特的外觀和口味,受到了眾多年輕消費者的青睞
掀起了可麗餅的狂潮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但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怎樣
深深覺得巴黎的可麗餅..特別好吃